重磅发布!东南大学“医工交叉”十大成果!
近日,东南大学医学与生命科学创新发展大会在南京江北新区举行,会上发布了东南大学医工交叉十大科技成果。十大成果涵盖医用机器人、器官芯片、生物功能材料、智能健康装备等前沿方向,相关成果发表在Nature,Science,Lancet等高水平期刊,并在全国100多家区域中心医院推广应用,既是对过去学科发展的总结回顾,更是对未来学科融合创新的积极展望。
滕皋军院士发布东南大学“医工交叉十大科技成果”
东南大学“医工交叉十大科技成果”名单
1.智能介入机器人
辅助放射性粒子植入新范式
主要完成人:滕皋军、宋爱国等。
成果简介:依托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和重点研发计划“变革性技术关键科学问题”重点专项,滕皋军教授团队研制了全球首台人工智能放射性粒子介入机器人,发明了内放疗磁热疗复合粒子,牵头开展6项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相关研究成果被7部国际/国内指南引用,推广应用120余家医疗中心,治疗肿瘤患者2万余名,形成了智能介入诊疗新范式。在Lancet等顶级杂志发表高水平论文30余篇,申请/授权发明专利36项,PCT专利7项。胆道放射性粒子支架系统于2023年5月获创新器械注册证(绿色通道)。辅助粒子植入机器人系统注册申报已提交受理。获得2022年日内瓦国际发明金奖,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
2.人体器官芯片
主要完成人:顾忠泽等。
成果简介:人体器官芯片技术是我国生物医药领域亟待攻克的关键核心技术,顾忠泽教授领导的人体器官芯片团队攻克了该技术中跨尺度芯片制造、高仿真微环境构建、功能图像分析、芯片传感等核心技术问题,已发表学术论文417篇,被引1.9万余次,获授权发明专利90项,其中13项转让,金额达3768.22万元,荣获2023年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等多项大奖。已创造四项“第一”:国际上第一个太空心血管器官芯片的发射和在轨检测、我国第一个采用器官芯片数据获批IND(新药研究申请)的新药、第一个器官芯片国家标准立项、第一个应用于生物安全防护三级实验室的全自动化成像系统。
3.建立全脑单神经元多样性研究
及信息学大数据平台
主要完成人:彭汉川、韩俊海、赵春杰、谢维等。
成果简介:团队聚焦脑科学、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完成了多个开创性项目,发表了多篇Nature正刊及子刊等二十多篇高水平论文;“全脑单神经元多样性研究及信息学大数据平台”入选2021生命科学十大进展;在神经发育调控、自闭症谱系障碍机制等方向承担2030-“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项目,获得2019高校研究优秀成果自然科学二等奖;团队研发了自适应细胞断层成像技术,建立了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人脑神经元数据集,首次揭示了单细胞分辨率下人脑全脑皮层神经元形态多样性。
4.新发传染病疫苗
序贯加强免疫及防控策略
主要完成人:朱凤才、王进、韩鹏程、郑明珠等。
成果简介:团队首次解析了冠状病毒的两个关键突变株奥密克戎和德尔塔RBD区(关键受体结合区)与人ACE2(hACE2)的复合物结构,阐明了其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开发了原创性等离子体病毒致病微生物灭活技术,提供了防控新策略。在全球率先开展新发传染病疫苗的序贯免疫探索,创新提出了“肌肉注射+黏膜免疫”的序贯免疫程序策略,实现构建“体液免疫+细胞免疫+黏膜免疫”三重保护屏障,并通过了大规模的人群验证。在Cell、Lancet等国际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10余项,入选2023年中国传染领域十大研究、2023年度江苏省装备制造领域十大科技进展、2023年度江苏省生物医药领域十大科技进展。该成果为优化我国乃至全球新发传染病疫苗的加强免疫策略提供重要科学依据,确保了我国在高致病性传染病疫苗研究竞速中的领先地位,为公共卫生新发传染病的应急防控提供了新策略。
5.基因治疗恢复耳聋患者听力
主要完成人:柴人杰等。
成果简介:团队以临床耳聋患者需求为导向,全球率先开展耳聋基因治疗临床研究,成果论文发表在Lancet、Advanced Science等国际顶刊。在国际上首次利用腺相关病毒介导的基因治疗恢复15例重度耳聋患者听力至正常/接近正常水平,制定第一个遗传性耳聋基因治疗的英文临床指南,实现耳聋基因治疗“0到1”的创新突破,奠定我国在耳聋基因治疗研究领域的国际领跑地位。研究成果打通了基因治疗中所用的腺相关病毒药物研发、生产、安全评估、临床应用等通路,建立了产学研发展新模式,开启了耳聋基因治疗新时代,为中国3780万耳聋患者带去福音。
6.新型可降解医用植入材料
主要完成人:薛烽、张含悦、储成林、白晶等。
成果简介:团队创新研发了一系列医用可降解植入有机、金属及复合材料,在Science等高水平期刊发表论文140余篇。首创了可降解有机铁电晶体2,2,3,3,4,4-六氟-1,5-戊二醇(HFPD),其压电响应d33达到138 pC/N,是自1880年居里兄弟发现压电效应以来的一个里程碑式的重大突破;攻克了镁、锌合金室温大塑性精密成形工艺,可批量制备最全规格、最小尺寸的可降解金属超细丝、薄壁管、超薄带、微孔泡沫等精密微材及增强聚酯复合材料。授权发明专利50余项,开发了20余种可降解植入器械,服务了超60家知名医疗器械企业、医院及科研院所。
7.基于细胞外囊泡的
肾脏病靶向治疗创新研究
主要完成人:刘必成、吕林莉、林承棋、汤涛涛、罗卓娟等。
成果简介:团队聚焦肾脏纤维化形成机制及转化开展研究,在Kidney International, Nature Cell Biology,Science Advances, Nature Communications等发表论文150多篇。团队在国际上首次发现,损伤的小管细胞通过细胞外囊泡(EV)介导小管间质炎症和纤维化形成,阐明转录因子复合体影响器官形成和细胞命运决定的新机制,研制了多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EV药物(小分子、蛋白和核酸)递送系统 ,显著减轻模式动物肾损伤。通过产研融合,实现EV规模化生产和载药关键技术突破,创建了基于EV的肾脏病靶向治疗技术平台,为临床应用打下坚实基础。项目入选2023江苏省行业科技十大进展。
8.校-企-医 全栈一体化的
智能成像诊断研究与应用
主要完成人:陈阳、居胜红、彭仲康、祁小龙、陆荣生等。
成果简介:团队聚焦于智能医学成像与诊断方向,通过构建全方位的医学影像设备硬件研制、智能图像算法设计、分子探针开发和目标靶向智能诊断研究体系,研发了大型术中低剂量、高图像质量CBCT成像系统和新型灵活场景移动式CT成像系统,实现了基于移动式CT成像的精准术中导航,相关成果论文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Science Advances等期刊。自主研制了系列可移动磁共振成像设备,提出构建磁共振实时影像引导诊疗一体化系统,开启了磁共振成像应用新篇章。实现了肿瘤组织微观-介观-宏观的跨尺度可视化,解析了肿瘤演进中的微环境时空异质性,构建了肿瘤免疫微环境系列新靶点探针,建立了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早筛早诊关键技术体系,为重大疾病的早期诊断、患者分层和治疗决策提供了重要支持。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0多项,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入选了科技部人才创新团队。
9.研制新一代智能健康监测系列装备
主要完成人:刘澄玉、倪中华等。
成果简介:围绕智能健康设备研究方向,在穿戴式监测装备、肿瘤细胞非标记精准检测微流控仪器等领域实现了重要技术突破,在IEEE Transactions on Pattern Analysis and Machine Intelligence等高水平期刊发表多篇论文。在国际上首创稀有循环肿瘤细胞非标记精准检测微流控仪器,解决了临床循环肿瘤细胞高通量、高精准检测瓶颈问题。自主研发少儿自闭、青年抑郁、老年认知障碍生理行为多模态智能筛查系统,在国际上率先突破穿戴式高频心电、微湿电极非接触心电、电-机械耦合无袖带血压等新一代生命体征感知技术,服务国庆阅兵、北京冬奥、南极科考等重大任务。授权发明专利100余件,在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鼓楼医院等单位完成1000余例临床应用研究。获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
10.环状RNA在神经精神疾病中的
诊疗作用与转化应用
主要完成人:姚红红、苟少华、张袁健、吉远辉等。
成果简介:团队围绕环状RNA的特殊结构和深层次调控机制,建立了环状RNA生物学功能研究的新范式,并突破环状RNA递载瓶颈,构建了全球首个脑靶向性环状RNA细胞外囊泡系统,全球首次明确其对非人灵长类动物的疗效,解决环状RNA核酸药物的临床转化困境。构建系列新型脂质纳米核酸药物递送系统并开发多种剂型,显著提高安全有效性并拓展适应范围。首创环状RNA检测新技术,大幅缩短检测时间,提高了检测准确度、灵敏度和便捷性。团队累计在Circulation、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Nature Communications等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此外,围绕靶向抗肿瘤药物和心脑血管药物设计与筛选,团队与国内企业合作研发药物与制备医药中间体及精细化工产品,已实现产品产业化。
新媒体工作室
往期精选 Editors' Choice
封面摄影|韦朝洪
责编|宋雨昂
校对|杨晴晴
分享、点赞、点亮1000个在看!
医工交叉,潜力无限!